
大體臨床模擬手術教學

以往的醫學教育並無提供「大體模擬手術教學」這項課程,擔任實習醫師也沒有實際操刀的機會,只能在擔任住院醫師時,在主治醫師同意下進手術室實習。慈濟大學首創臨床模擬手術教學,讓醫學生在畢業前有學習開刀的機會,更延續了尊重大體老師文化的精神。
大體模擬手術培育及發展
提昇實習醫學生對外科醫學之興趣及對臨床工作實質效果,避免因害怕耽誤病人而喪失操作及服務病人的機會。
提昇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手術技能及水準、教學能力,提昇病患之福祉。
為台灣培育優秀之外科醫師及為領導、開發臨床手術方法的傑出醫師舖路、全面提升國內外手術之水準。
為發展外科醫師訓練之專長,進階摸擬手術訓練課程為有意願走外科之醫師考慮選擇慈濟體系醫院服務,另一方面爭取畢業生進入慈濟醫療體系服務,含醫學中心的訓練、地區醫院服務及偏遠地區醫院的服務。
人文儀式

慈濟大醫學系以「尊重生命,發揮良能」為出發點,培育醫「病」又醫「心」,看「病」亦看「人」的良醫;更提倡「發揮生命使用權」的遺體捐贈觀念,帶動國內醫學界遺體捐贈文化。
慈大醫學生於三年級上學期修習「人體解剖學」課程,融合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的精神,在實習課程前舉行「啟用感恩儀式」(秋祭),並於下學期舉行「入殮安奉追思儀式」(春祭),感謝遺體捐贈者及家屬慈悲喜捨的付出。
學生家訪
親自與家屬互動,讓學生瞭解大體老師生前的言行事蹟;無語良師不是冰冷的無名氏,而是實際人生智慧的典範。
大體老師行誼介紹
學生細細闡述大體老師的為人與生平,彷如介紹至親;用真摰的話語,回憶最動人的時分。
雙向交流
學生與大體老師家屬的真情交流、互動,締造了愛與感恩的循環。
啟用典禮
舉行大體老師啟用儀式後,展開為期四天的階段性專業課程,用感恩及恭敬的心來迎接這場生命課程。
著衣入殮
以尊重及虔誠的心為大體老師仔細著衣,進行最後的整裝、入殮。
送靈儀式
在慈濟精舍法師引領下,家屬、學生與志工共同扶靈,用最恭敬的心將遺體送往火化,陪大體老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感思追思會
學生們透過旋律、字句,感恩大體老師為醫學教育的大捨,傳達感恩與思念。
入龕典禮
大體老師的部份骨灰將安奉在慈濟大學大捨堂,為課程畫下圓滿句點。